首页

THIS NAME

教务新闻

首页 >> 教务新闻 >> 正文

思政网络课|“在线”更“走心”

发布日期:2020-03-17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校党委积极行动,号召思政教学中心全体教师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一要求,按照教务处教学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工作。

本学期,思政教学中心承担着本、专科大一、大二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涉及近125个教学班,覆盖近4000名本专科学生。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本专科教学不延误、学生学业不延迟”,思政教学中心充分发挥课程组教学团队的作用,积极学习钻研在线课程方案,注重实效,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创新,共同打造“在线”更“走心”的特色思政课程。

非常时期,上好思政课是思政教师的本分。 我们上一百节思政课,都不如肺炎疫情期间国家、社会、医务工作者和子弟兵的实际行动带给学生的感受深刻,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用英雄的事迹来升华思政课内容,让历史变得有温度,有情感。”这是思政教学中心全体教师的共识。

思政教学中心教师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恰如其分地利用教育的时机和分寸,把当下热点话题和课程元素渗入教学内容中,在教学中采用讲故事、举例子的形式,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活跃了课堂气氛,确保了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使思政课富于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贺香玉老师习惯用哲学的矛盾观点和发展观点看问题,也把这种观点贯彻在日常教学中并传递给学生。她捕捉新冠疫情典型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号召学生自强自律,共赴国难。

陈义军老师认为今年春天的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抵抗疫情的伟大壮举。他通过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实践,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武天瑶老师以《战“疫”,我们在一起》为题,从《与病毒较量,“中国脊梁”用行动点燃胜利希望》《同时间赛跑,“中国速度”分秒必争赛出奇迹》《全国一盘棋,“中国制度”优势集结强大战斗力》《苦难中磨砺,“中国力量”彰显众志成城山河志》《大难中生根,“中国精神”凝聚万众一心家国情》等五个方面展开教学,帮助学生解析疫情之下的大国风范,从成千上万奔赴湖北救死扶伤医生的感人事迹中触动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郭素红老师认为在共防疫情的特殊时期,思政课教师更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重任,高度认识思政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宣传防治疫情知识,讲好“战役一线”的感人故事,使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从而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树立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吴梦露老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既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鲜活感人的事例与素材,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课上,她注重“内容为王”。将防疫阻击战中的先进事迹融入教学实践中,既关注“远处”的案例,也挖掘“身边”的故事,用鲜活素材传播正能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

马彦丽老师结合《概论》课程特点,把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贯穿融入思政课教学,针对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因病毒带来的恐慌与焦虑等心理问题、因网络信息混乱而造成的思想困惑问题,开展了防疫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底线教育和规则教育,收到了稳定学生情绪、坚定学生“四个自信”的良好效果。

安晓茹老师大力弘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社会价值理念。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对自我个体的关爱,到对家人的关爱,最后到一个公民、一个社会人对国家的大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她抓住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个个鲜活的小事例,让学生从普通民众的身上感受到家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人生观、价值观。

李在强老师着重向学生们阐明“此次疫情防控过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哪些优势”,通过在思政课堂的有效沟通,教育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把党中央抗击疫情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并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闫素娥老师面对突如其来的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互联网上各种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给学生带来的恐慌、焦虑和困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同学们牢记使命,以人民的立场理性地面对现实,严格遵守所在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按照学校安排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这是大学生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的责任和贡献。

谢梅红老师引导同学们把当下中国的疫情防控和自身使命结合起来发表感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彰显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从而让同学们深知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化作报国之行,带着爱党爱国带社会主义的情怀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奋斗中谱写自己的青春。

思政教学中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修订了本学期思政课程的教学计划,并迅速召集全体思政课教师开展网络视频会议,安排布置疫情期间教学工作。在线上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他们统一教学思路:一是利用现有的超星尔雅平台优质网课教学资源;二是当网络拥堵、技术超负荷时,采用相对自由宽松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导向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三是使用PPT+文本的形式,在学习通、蓝墨云班课、微信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线上教学有序开展提供多重保障。一节思政课的大致流程去下:

1. 通过线上签到对学生进行管理。

2. 充分利用超星平台资源,老师提前精心录制教学视频。

3. 开展网上讨论并在线辅导、答疑解惑。

4. 网上布置作业、网上批改。

在统一规划的同时,思政教学中心又鼓励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灵活创新。看看几位教师的具体做法:  

张春香老师在云班课平台建立了六个班课群,在手机上建了六个微信群。在班课群里发布资料、作业、通知、签到、讨论等,通过统计数据客观及时反馈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在微信群里发布上课任务提醒、签到提醒、开始听课截图、完成听课截图,方便与学生及时联系与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利用速课这种快速便捷的技术手段,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予以解答。

郭慧霞老师主要依托于超星尔雅学习通平台,主要教学计划安排都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班课进行。她把QQ群作为一种预备补充资源使用,当开放课程太拥挤无法正常使用的时候,用QQ群来进行上课内容的讨论交流,或观看补充视频。

张玉安老师围绕“老师做什么”和“学生怎么做”这两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思政课在线教学。首先上课前在“超星尔雅学习通”平台签到,然后布置观看的视频内容和学习任务,同时在学习通聊天群里和同学们保持互动,使同学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地解疑答惑,还不时地发布“抢答”任务。在课程结束时,及时布置作业,进行复习巩固。总之,通过各种教学措施和方法,使同学们喜欢上了网络思政课。

在全民对抗疫情的过程中,我校思政课教师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好合力抗疫的号召者、爱国情怀的弘扬者、正面舆论的引导者、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亮剑者、新媒体教学中的领跑者,与祖国同向同行,争取赢得这场“育人战疫”的胜利。 57岁的思政课教师杨俊广老师满怀深情地给同学们写下一封信——《让快乐学习陪伴我们成长》。

最真实的人和事往往直抵人心,最真切的情才能唤起心灵的同频共振。抗疫时期的思政课程使学生对于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对于身负的使命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一堂课结束,总有学生感叹入脑入心!一起听听部分学生的心声。

学生们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把心声转化为实际行动。疫情期间,我校有多名学生争当志愿者。其中有: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宋法宇,1月20日至今一直在武汉前线参与抗议服务工作,其事迹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16级软件工程本科的李家旭,2月6日至2月16日,主动请战到商丘市夏邑县城关镇小区疫情防控卡点志愿服务;17级机电一体化(五年制)1班王双龙,2月5日,在鲁河镇西寺上村当志愿者;19级市场营销2班,任志慧,2月10日至2月22日,在濮阳县梨园乡前任寨村当志愿者;19级电子商务1班,孙凯2月13日在濮阳市华龙区当志愿者。这些同学体现了非常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疫情之下,思政课教师以贤者之姿,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担当作为、乐于担当作为。他们相信有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就培养出什么样的青年学子,培养出什么样的青年学子,就决定着中国拥有什么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