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推进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水平,4月22日,建筑工程学院召开期中教学工作会议暨校企融合推进会。建工学院院长李中华、副院长韩晓勇,各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等二十余人参会。会议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与产教融合发展,部署了“岗课赛证”协调、访企拓岗与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任务。
一、教学管理提质:五项举措夯实育人基础
副院长韩晓勇围绕“以证促学、以赛促教、以企助培”主线,系统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一)推进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学业导师动员23级学生报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要求各专业团队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筹备专场招聘会,强力推进2025级订单班、冠名班建设,探索“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
(三)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学业导师考核标准,规范调停课审批流程,确保教学秩序稳定;
(四)强化学生需求调研:各专业尽快召开学生座谈会,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对不同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改进;
(五)以赛促学提素养:鼓励以学生社团为基础,各专业教学团队为主体的校赛组织,扩大技能竞赛的受益面。
二、产教融合攻坚:构建校企协同新生态
院长李中华在总结中强调,教学改革需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他提出四点要求:
(一)聚焦“双证书”培养:将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衔接;
(二)拓宽校企合作路径:借鉴京东集团、浙江大华等企业的“订单式培养”经验,联合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导师参与教学;
(三)强化动态反馈机制:通过定期企业走访、学生座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优化。
(四)创新实践:数字赋能与长效管理并行。
会议明确,学院将依托数字技术搭建校企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更新企业用人需求与实习岗位信息。同时,建立“教研室—企业—学业导师”三方联动机制,确保校企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此次会议为下半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通过“教学提质”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为培养适应智能建造时代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