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概括  工作动态  实验实训  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  常用下载  网络管理  学院首页 
站内搜索:
新闻动态

尚无内容。

安全管理
您的位置: 首页>>安全管理>>正文

实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规则
2015-06-30 10:43  

做好实验实训场所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学院教职工和学生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免遭损失的重大举措。各专业部门领导必须把实验实训场所安全工作列入本职工作范围,实行岗位责任制。为确保学院教学、训练、生产、参观等工作的安全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院、专业部门成立实验实训场所安全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定期检查。学院安全工作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院长任组长,教务处、实训中心、各专业部门领导、教师任成员,每半学期检查一次;各专业部门成立由专业部们负责人任组长,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或管理员、专业教师任成员的安全工作小组,每月检查一次;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或管理员每天检查一次本区域场所安全;任课教师在每节实验实训课前先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和整改意见。

二、各系的领导必须经常对教师、实验实训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和劳动纪律的教育,不断提高“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新生入学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实验、实习的安全教育,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的习惯。特别是对初次上岗操作的教职工、学生及外来人员,必须先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了解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在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后,方可动手操作。

三、对从事带有危险性的实验实训内容的实验实训室,应按国家、学院有关规定,制定出本实验实训室的安全工作细则,对从事上述实验实训内容的人员应在学院组织下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达到“应知”、“应会”,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四、任课教师备实验实训课要备安全常识,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或任课老师应对进入实验实训室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说明实验实训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必要的安全常识。实验实训过程中有关人员或指导老师不得随便离开实验实训室。

五、进入实验实训室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学院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但自己不违章,还要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六、保持实验实训室内通道畅通。各种消防设备应有专人保管,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并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必须熟练使用各类消防器材,懂得各种操作方法。消防设备如有短缺、失效等,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保卫部门予以补充或更换。熟记火警电话“119”。

七、实验实训室内的一切电源、火源、水源要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得隐瞒不报。实验实训结束后,实验实训室管理员必须切断电源、水源、气源,关好门窗。发现不安全因素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实验实训室的钥匙不得外借他人。

八、严禁在实验实训室存放任何私人物品。冰箱、冰柜、烘箱等严禁保存或烘烤个人食品。

九、实验实训室内不准举办一切与教学、训练、生产、参观等无关的活动。工作时间内不准戏闹,不准将小孩或外人带进实验室。节假日期间要做好防盗、防火工作。

十、仪器设备要有操作规则,专人管理,严禁随意开动、使用他人负责管理的仪器设备,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必须专人使用和维护,运行时实验实训教师必须坚守岗位,严守操作规程。

十一、学生实验(训)操作应根据实验(训)指导书在老师的指导下或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具有较高危险性的设施设备必须在操作地点醒目地方张贴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十二、值班人在中午和下午下班时检查实验实训(实验)楼电源、水源、气源,门窗关闭情况。

十三、实验实训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噪声、毒性、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实训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上级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十四、实验实训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污染环境。

十五、发生事故,必须及时上报安全工作小组组长和主管部门,不许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并保护好事故现场,配合调查处理。凡不报或隐瞒事故真相者,应严肃处理。

用电安全管理规则

一、使用动力电时,应先检查电源开关、电机和设备各个部分是否良好,若有故障,应先排除故障后,方可接通电源。

二、启动和关闭电器设备时,必须将开关扣紧或拉闸到位,防止接触不良状况。使用电子设备时,若发生过热现象或出现焦臭味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三、人员较长时间离开房间或电源中断时,要切断电源,尤其要注意切断加热电器设备的电源。

四、电源和电器设备的保险融断或空开跳闸时,应先查明融断或跳闸的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按原负荷选择匹配的保险丝进行更换或连通空开,不得随意加大或用其他金属线代替。

五、应加接地线的设备,要妥善接地,以防触电事故。

六、注意保持电线和电器设备的干燥,防止线路和设备受潮漏电。

七、实验实训室内不应有裸露的电线头,电源开关箱内不准堆放物品,以免触电或燃烧。

八、当实验实训室内可能有爆炸性混合气体时,要特别警惕发生电火花或静电,如通电打火等等。

九、使用高压动力电时,应遵守安全规定,穿戴好绝缘胶鞋、手套,或用安全杆操作。

十、实验实训时先接好线路,再插上电源,实验实训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十一、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电线和人体分离后,再实施抢救。

用气安全管理规则

一、经常检查易燃气体管道、接头、开关及器具是否有泄漏,必要时在室内设置检测、报警装置。

二、一般情况下,使用易燃气体时,应尽量保持室内通风。

三、当发现室内有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撤离人员,开窗排风,不得进行接通电源和其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操作。

四、充装有互相接触后可引起燃烧、爆炸气体的气瓶(如氢气瓶和氧气瓶),不能同车搬运和同处存放,也不能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一起。

五、使用高压气瓶时必须严格遵守高压气瓶使用规程,一般情况下室内存放气瓶不得超过两瓶。

危险品和毒害品的安全管理规则

一、凡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品的部门,必须指定专人专柜负责保管。

二、存放危险物品的地方,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严禁混存,以防分解,自燃,确保人身和物资的安全。

三、建立严格的领用审批制度,每次领发危险物品,必须经专业部们负责人批准,两人以上领用人签字登记。

四、实验实训室内严禁超量存放危险物品。用剩的危险物品不准随意存放,必须交回保管室。

五、使用放射性物品时要做到取量尽可能的少,操作力求迅速、简便,事先准备好污物储存器皿,采用防护设施。

六、强酸、强碱和强腐蚀性物品的管理,不仅要有经验丰富、责任性强的管理人员管理,而且要配置相应的取用防护设备。

七、危险品和剧毒物品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认真搞好废料污物的回收和处理,严禁随意排污造成环境污染。

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一、了解有关易燃、易爆物品知识和消防常识,遵守防火规程。

二、在实验实训室内和专用地点配备适宜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砂子等等。

三、电线及电器设备起火时,必须先切断总电源开关,再用四氯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切忌用泡沫灭火器或水进行灭火。

四、加热试剂或实验过程中小范围起火时,应立即用湿棉布或湿抹布扑灭明火,并拔去电源插头或关闭燃气源。

五、化学实验过程起火时,要沉着分析着火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扑灭,同时隔离实验过程的各个系统。

机械安全管理规则

一、操作转动机械时,不得戴手套作业,长头发的男女同学要戴帽子。

二、传动设备外露传动部分必须安装防护罩,必要时应悬挂相应的警示牌。

三、启动前应检查一切保护装置和安全附件,应使其处于完好状态,否则不能开车。

四、所接压力容器应定期检验和校验,并经常检查压力容器的接头处和送气管道。

五、运行中出现异常现象或声音,必须及时停车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能重新开车。

六、检修必须停车,切断电源,平时应经常检查运转部件,检查所用润滑油是否符合标准。

一般事故急救处理

一、普通轻度烧伤,可擦用清凉乳剂于创伤处,并包扎好,略重烧伤视其情节立即送医院处理。

二、化学烧伤时应迅速解脱衣物,首先消除残存在皮肤上的化学物质,再用水多次冲洗,视其伤势送医院救治。

三、小型创伤可用常规消毒包扎处理,若出血较多时可采用压迫法止血,同时处理好伤口送医院医治。

四、对中毒者的急救主要在于把患者尽快从中毒物质区域移出,并尽量弄清致毒原因,及时送医院救治。

五、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设法使触电人脱离电源,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脏停跳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特别注意出现假死现象,千万不能放弃抢救,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六、发生事故,必须及时上报安全工作小组和主管部门,不许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并保护好事故现场,配合调查处理。凡不报或隐瞒事故真相者,应严肃处理。

考核标准

一、建立安全工作小组,进行安全学习,定期检查有检查记录记10分。

二、建立设施设备操作规则的记10分。

三、具有较高危险性的设施设备没有在操作地点醒目地方张贴操作流程和安全清单事项记10分。

考核办法

一、由学院安全工作小组或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检查和通报。

二、由学院按照规则和考核标准进行处罚,并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

三、所有处罚计入相关责任人(分管部们负责人、教师、管理员)年终绩效考核。

关闭窗口

实训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