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宿舍中心信箱 
当前位置: 首 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警惕!电信诈骗套路多,学生切勿成犯罪“工具人”!
2023-10-05 21:09  

近年来,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准了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以兼职、游戏客户充值、“跑分”等为由,引诱在校学生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微信或支付宝账户等提供给犯罪团伙使用换取所谓的“兼职工作”报酬,使学生不小心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


案例一:利益驱使 在校学生变“卡商”

某市大专学生彭某经朋友邀请,了解到供卡走账洗钱可以赚好处费。在金钱的诱惑下,彭某不仅出售自己银行卡、支付宝账户等信息,还大肆骗取他人银行卡信息。今年5月,彭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案例二:寻找兼职却成犯罪“帮凶”

某市中专学生杨某为寻找兼职,通过QQ兼职群找到“接线员”工作,利用手机帮助他人拨打电话赚取“兼职工作”报酬。杨某尝到甜头后,明知这种拨打电话的“兼职”涉嫌违法犯罪,仍借用朋友手机协助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拨打了至少三十多个电话。今年4月,杨某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案例三:转进转出中落入“跑分”洗钱陷阱

某市技校学生刘某通过快手APP下载某聊天软件,并通过该软件加入一聊天群,在群中了解到“跑分”赚钱(是一种“洗钱”行为,指专门利用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他们代收款,再转账到指定账户,从中赚取佣金)。后经室友介绍认识“跑分”中介“柏云”,在“柏云”诱导下招募好友一起参与“跑分”。今年8月,刘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帮信罪”含义及常见表现形式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1.办理银行卡、电话卡后直接卖卡。

2.提供银行卡、信用卡、微信、支付宝等结算账户供他人使用,收取佣金。大多情况是被犯罪分子(多为网友)叫到外地,没收手机后由犯罪分子自行操作。整个过程在车上流动完成,事后给行为人卡上留部分余额作为报酬。

3.为他人提供转账服务,收取佣金。行为人按照上线指示过账,全程自己操作,并不将卡交给他人,事后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大多不知道钱款来源,有的会谎称电商刷单之类的。

4.提供账户,为他人操作虚拟货币买卖,进行洗钱,收取佣金。


“帮信罪”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

1.终身案底。学生买卖银行卡、手机卡后将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给予刑事处罚,直接影响该学生未来参军或报考警校、军校的政审,后期若需要参加国家性的考试也会因该处罚受到影响。

2.信用惩戒。人民银行将相关信息移送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违法违规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3.限制业务。5年内暂停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通过购物网站快捷支付,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不能使用支付宝、微信收发红包和扫码付款。

4.严管账户。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不得为个人新开账户。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5.法律处罚。《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此,警示同学们:

切勿为了眼前利益将自己的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对公账户、微信、支付宝、QQ、抖音号、快手号等出租、出售、出借给他人使用,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犯罪,使自身触犯法律,更不能知法犯法,为诈骗团伙和网络赌博平台“跑分”洗钱,助纣为虐。

1.个人电话卡、银行卡等需完成实名认证。

2.不将个人电话卡、银行卡、社交账号等以出租、出借、出售等方式提供给他人。

3.做好个人账号安全防护,避免被盗,不轻信网络兼职,以防被人利用。

4.保持警惕,对身边出现的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等行为,做好规劝,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声明: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微言教育公众微信号,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关闭窗口

热点文章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办公楼裙楼一楼 | 豫ICP备16013445号-1
邮编:457000 | 联系电话(传真):03934676676| 招生咨询:0393-4677777 4677100  4677829 | 招生传真:0393-467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