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关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和教育部《关于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实的实施方案》,按照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全国、全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加强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打造学生教育生活共同体,探索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牢方向与遵循规律相结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增强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2.坚持系统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大局,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合理设置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聚焦学生成长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步骤、有重点地取得突破。
3.坚持以人为本与从严管理相结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推动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人在一线”“心在一线”“思在一线”“干在一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引领作用,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内生动力。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健康成长、努力成才。
三、建设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空间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入驻为关键、以资源下沉为抓手、以学生参与为动能、以数字赋能为支撑,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将我校学生社区打造成为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行为养成、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温馨家园和育人阵地,打造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和平安校园样板高地,确保实现应建尽建、全面覆盖、形神兼备、富于实效。
四、建设内容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
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团委、教务处、人事处、
后勤管理处、学生处、计划财务处、保卫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图书馆、实训中心、后勤服务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人和11个教学院部党总支书记任成员(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和1名社区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筹备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起草实施意见,沟通联络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书院,协调处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有关事项,为学生社区建设提供支持保障。
设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组织机构,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担任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担任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各社区书院党总支书记和书院院长担任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党工委和管委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负责统筹协调各社区书院,沟通联络专业学院和相关职能处室,指导督促“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组织开展社区书院的日常管理和评价考核等工作。配备秘书长1名,择优遴选一名社区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配备秘书处工作人员若干名,由秘书处秘书长提名,社区书院推荐,经学生社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研究通过,选拔工作态度端正、能力较强、热情较高、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
学生社区以现有物理空间楼宇为单位,共设立6个社区书院,成立6个社区书院党总支。1#2#5#6#楼为一个社区书院,3#4#7#8#楼为一个社区书院,9#10#11#12#楼为一个社区书院,13#14#楼为一个社区书院,15#楼为一个社区书院,16#楼为一个社区书院。每个社区书院下设“2部5中心1站”。“2部”是党团活动部和书院工作部;“5中心”是学生事务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学创助导中心、素能拓展中心、后勤保障中心;“1站”是综合服务站。
每个社区书院配备党总支书记1名、院长1名、副书记1名、副院长1名。这次调整原则上学生人数多的原教学院部党总支书记担任新组建的社区书院党总支书记,学生人数少的原教学院部党总支书记担任新组建的社区书院院长,社区书院实行党总支书记负责制。副书记、副院长由原教学院部学工副院长担任。社区书院“党团活动部”和“书院工作部”各配备部长1名,分别由原教学院部团总支书记担任。职能服务中心负责人从全校择优遴选优秀合同制专职辅导员担任(人事代理优先),由各个社区书院参照《关于辅导员管理考核工作的补充规定》(濮职院行〔2020〕112号)精神进行管理考核,给予一定相应待遇。
(二)推动队伍下沉
组建由育人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朋辈导师、特聘导师组成的导师队伍。育人导师由专职辅导员担任,按师生比1:200配备;学业导师由专业学院任课教师担任,按师生比1:400配备;生活导师由宿管员担任,按师生比1:500配备;朋辈导师由学生党团员骨干和学生干部担任,按师生比1:100配备;特聘导师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担任,按师生比1:1000配备。
统一组织开展各社区书院和全体育人导师“双向选聘”工作。社区书院根据育人导师能力素质和工作业绩,育人导师根据个人发展和工作环境,可向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进入“双向选聘”程序。
社区书院领导干部和育人导师要在社区书院入驻、办公,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着力解决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问题难题。
(三)统筹安排学生住宿
按照“年级专业相对集中,男女性别相对独立”原则统筹安排学生住宿,1#2#5#6#楼、3#4#7#8#楼、9#10#11#12#楼分别安排男生独立集中入住2栋楼,女生独立集中入住2栋楼。13#14#楼安排男生独立集中入住1栋楼,女生独立集中入住1栋楼。15#、16#楼,每栋分别安排男生相对集中入住若干层,女生相对集中入住若干层。
(四)明确部门岗位职能职责
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不可偏颇。社区书院和专业学院要通过“双院”协同工作机制和《“双院”协同联席会议制度》,廓清责任、理清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做到“双院”协同、双主体育人、双方向发力,确保全员、全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社区书院职能
社区书院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组织机构,是学校内设的独立二级单位,纳入学校管理考核体系;负责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思政教育、常规管理、学习发展、日常生活、安全稳定等各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引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负责社区书院教职员工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等工作。
负责学生党团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导师队伍建设、安全秩序保障、班级事务管理、学风考风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就业创业指导、后勤服务保障;负责组织开展思想引领教育、法治道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公民素质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文体艺术教育等工作。
负责制定社区书院建设方案,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征集审定书院名称、形象设计、院徽、院训、书院精神,组建导师队伍,整合改造物理空间,凝练品牌特色,展示建设风采等工作。
2.社区书院领导干部职责
社区书院党总支书记和院长作为社区书院主要负责人,工作重心应当以社区书院为主,同时继续抓好原教学院部所承担的工作。
社区书院党总支书记作为社区书院管理建设第一责任人主持全面工作,具体负责党团建设、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安全稳定、管理考核等工作。
社区书院院长兼任党总支副书记,作为社区书院管理建设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日常管理、行政事务、安全稳定、资产管理、服务保障、宣传报道、交流联络等工作。
社区书院党总支副书记负责组织指导党团活动部、心理健康中心、素能拓展中心、综合服务站开展工作,负责育人导师、朋辈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考核等工作。
社区书院副院长负责组织指导书院工作部、学生事务中心、学创助导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开展工作,负责学业导师、生活导师、特聘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考核等工作。
3.社区书院部门职能
党团活动部:负责构建党团网格管理体系,组织管理学生社团,发挥先锋党团员榜样示范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青马工程、红色之旅、党史文化宣传等工作。组织指导心理健康中心、素能拓展中心、综合服务站开展工作。
书院工作部:负责本书院通知会务安排,文件起草撰写,公文传达处理,统计报送信息,公务联络接待,文件整理归档,印信管理使用,宣传报道,新媒体账号运营等。组织指导学生事务中心、学创助导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开展工作。
学生事务中心:负责学籍档案、日常管理、资助帮扶、武装征兵、学生奖惩、线上服务、建议反馈、咨询帮助和对接办理等工作。
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开展日常心理咨询、学生心理普测、重点学生帮扶指导、生命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健康讲座会议等工作。
学创助导中心:负责开展学业辅导、竞赛辅导、创业辅导、讲座培训、学堂论坛、助学答疑沙龙、社会实践、校内外交流等工作。
素能拓展中心:负责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劳动实践、技能提升、课外拓展、榜样引领、兴趣探索、读书分享、演出展览等工作。
后勤保障中心:负责卫生保洁、设备维护、信息化建设、安全保障和维修申请等工作。
综合服务站:设在每组宿舍楼一楼原宿管员工作室(会客室),在党团活动部组织指导下,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退役士兵组建学生自管队伍,负责开展日常事务咨询办理、卫生检查评比、安全隐患预警、宣传文明行为、开展志愿服务、帮扶朋辈同学、申请活动场地、借用生活物品、招领遗失物品等工作。
4.社区书院导师职责
育人导师: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建设、学籍档案、资助帮扶、武装征兵、日常事务、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班级事务管理、班级环境卫生、班会团课组织、早读晚自习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等。
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选课调课、教材领取、学业考试、学科竞赛、学业评价、评教评课、学历提升等教学活动。经常到社区书院辅导学生学习,每周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学业导师评定职称时认定辅导员工作经历。
生活导师:开展卫生、纪律、安全、消防“四巡”,进行门卫闸机值班,访客人员登记,维修服务报备,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服务和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朋辈导师: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楼宇管理、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朋辈教育帮扶、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辅助育人导师开展工作,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关系。
特聘导师:聘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担任特聘导师,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技能培训等方式给予学生指导,在多方面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五)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1.“双院”协同育人机制
“双院”指的是社区书院和专业学院 ,建立“双院”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双院”协同联席会议制度》。按照“谁主导谁召集,谁主导谁牵头,谁主导谁推进”的原则,根据学生事务责任主体不同,分别以社区书院和专业学院为主导召开“双院”协同联席会议,做到协同谋划、协同部署、协同处理、协同推进。在专业学院设置社区书院办公室,作为社区书院与专业学院沟通联络、协调处理学生具体事务的办公场所。确保实现“四个协同”目标,即育人目标协同、事务管理协同、资源设施协同、第二课堂协同。
2.“2部+5中心+1站+9模式”
“2部”是党团活动部和书院工作部;“5中心”包括学生事务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学创助导中心、素能拓展中心、后勤保障中心;“1站”是综合服务站;“9模式”是以社区书院为平台载体,组织开展思想引领教育、法治道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公民素质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文体艺术教育。
3.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每学期对社区书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3个格次,考核排名1-2名评为优秀,3-4名评为良好,5-6名评为合格。社区书院考核评价结果与相应党政领导干部、育人导师量化考核挂钩,根据考核评价格次不同,量化考核积分按照1.1、1.0、0.9系数执行,考核优秀名额和学生活动经费给予相应倾斜。建立完善学业导师与社区书院沟通联络机制,建立学业导师考核评价机制。
五、条件保障
1.做好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党政齐抓共管,打破部门壁垒,完善规章制度,明确权责划分,强化协调联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逐步健全完善学生社区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等,做到“软”“硬”指标结合,科学谋划不漏项,推动落实有台账,督促工作不走样,公平激励有榜样。
2.做好人员保障。推动多方主体在学生社区入驻、办公、开展教育活动。学校、职能处室、专业学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规则”,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建立与学生常态化交流互动机制,及时解决涉及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实际问题。社区书院党政领导干部和育人导师在社区书院入驻、办公、开展教育活动。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组织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实践锻炼等方式参与社区建设、楼宇管理、特色活动。从工作量认定、津贴发放、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培训提升等方面为参与学生社区建设人员提供保障。
3.做好软硬件保障。对社区书院物理区域空间进行集中整合改造,为入驻队伍提供方便务实的办公、生活等条件。设置一定面积的公共空间,配备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满足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生活服务、活动开展等需要。增设闸机通道、磁力锁、安全门、消防通道等硬件设备,优化完善学生社区“最多跑一次”线下服务大厅或线上服务平台、人脸信息识别系统、学生大数据信息“画像”系统、宿管服务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等,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常态化提供便捷服务,满足社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合理化的思想、学习、生活等需求。将学生社区建设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常规事务管理、学风校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有机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特色活动,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4.做好经费保障。为保障“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高标准实施、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加速推进,早见成效,按照《河南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从几个渠道提供经费保障。包干经费从原教学院部中根据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按照一定比例切分划拨到社区书院。学生活动经费和班级活动经费由学生处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核定划拨到社区书院支配使用。2023年从校长预备金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保障社区功能运转(不包含维修)和日常办公开支。自2024年起,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经费单独列入学校总体财务预算。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是全局性、重塑性、开创性的大改革,要坚持边改革边探索、边探索边建设、边建设边完善原则,逐步处理解决建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本意见由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023年8月22日
附 件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党委书记 刘洪浩
党委副书记 院长 刘东波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 宋富勤
党委委员 副院长 侯秀安
党委委员 副院长 丁翠玲
党委委员 副院长 郑兆顺
党委委员 副院长 韩兵昶
党委委员 工会主席 杨世宇
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倪兴鸣
成 员:党政办公室主任 张 军
组织部部长 王庆武
宣传部部长 刘 洁
统战部部长 赵玉堂
团委书记 刘 炜
教务处处长 宋风忠
人事处处长 李玉林
后勤管理处处长 王原璞
学生处处长 李乃岭
计划财务处处长 郭胜利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 王宗亚
图书馆馆长 孙玉枝
后勤服务中心总经理 季景玉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峰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 李志凯
校园秩序管理办公室主任 段君峰
实训中心副主任 苗英恺
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 王振国
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李志凯
外语与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 元合玲
体育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 韩卫东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治国
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 魏 燕
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常香玲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马俊杰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周力雁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王亚丽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许国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韩兵昶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李乃岭、马俊杰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