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政道德与法治》第六章集体备课会

日期:2025-03-06作者: 浏览量:

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4日组织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六章专题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副院长郭建华主持,全体思政教师参会。

四位主讲教师依次围绕本章四节内容进行教学思路分享,通过交流互鉴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时宏老师主讲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她以拐卖儿童之殇为导入,通过预设问题,引发学生对法律本质的思考。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黄燕老师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阐述其教学设计。她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出发,深入讲解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并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选择,以及如何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刘艺老师就第三节《维护宪法权威》进行说课。她先以时间脉络为线追根溯源,解读了宪法形成发展的过程,之后引入学生熟悉的案例阐释宪法的基本原则,并通过有趣的普法动画以及课堂互动对内容进行升华,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达到由知到行的目的。翟婉如老师就《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讲授授课思路,她聚焦实践维度,通过"校园贷""网络暴力"等真实案例构建法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同时鼓励学生记录日常守法行为,推动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化。随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法治教育中的教学心得以及困惑。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提升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备课会后郭建华指出,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意识、法治思维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法律信仰是立德树人的要求,法治教育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抓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准确把握第六章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入鲜活案例,指导学生践行,将法律知识与价值观引领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生树牢法治信仰,增强法治观念,践行法治要求,为建设法治国家作出贡献。"

今后,我院将持续不断地推进和深化备课成果的有效转化,确保这些精心准备的教案和教学资源能够切实地、高效地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