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职院行〔2019〕28号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动教学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特制定“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线,以牢固确立教学主体地位为目标,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能力的提升,认真分析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现状,进一步明确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路,抓紧抓实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结合我校实际,整体规划、全面布局、重点推进,持续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围绕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加以重点监控检查,引导教师把关注点转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上来,通过具体的制度保障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努力使教学质量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产出成果。
按照学院今后五年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利用3-5年的建设周期,在专业布局上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一体两翼、双翼齐飞”的专业架构,力争2022年入围全国150个骨干专业(群),使1个专业能够达到国内一流,2个专业能够达到省内一流,3个专业能够领跑豫北。
三、具体工作
为实现以上目标,学校决定在2019年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一)做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收官工作,强力推进省级优质校建设任务
做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收官工作,争取顺利通过验收。强力推进省级优质校项目建设,从特色专业群、一流教学团队、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特色校园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七个方面,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实行台账式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完成2019年度建设任务。
(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在学校层面,将学校学期目标任务落实执行、各级各类项目建设与过程管理成效作为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性诊断的重要依据,保证各项工作运行质量。在专业层面,按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建设方案实施年度专业教学自我诊改,修正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及教学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在课程层面,按课程标准和课程建设方案开展诊改,落实课程年度建设任务。在教师层面,按规划目标和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诊改,系统设计激励提升机制,指导和帮助教师实现发展目标。在学生层面,实施学生自测诊断,开展学生状态数据分析,诊断结果与第二课堂支撑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做好品牌与特色专业(群)规划建设工作
本年度研究出台校级《品牌与特色专业(群)建设与考核管理办法》,实现以品牌特色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研究出台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及管理办法》,以专业评估为抓手,重点培养15个专业带头人,引领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群建设。下半年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要求,做好师范教育类专业的综合提升工程。
构建科学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上半年完成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两个专业的校企合作和综合建设,争取招生开门红。下半年继续论证申报3-5个新增新兴专业,调减与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不相适应的专业,实施末位淘汰的专业退出机制,本年度将现有58个专业调减为50个左右。
(四)落实国家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持续推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的建设和落地实施,以教学标准促课程改革。继续强化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践类课程占比不低于50%。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开展学分制专业试点和学分认定与转换工作,以本科教学部、人文学院及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试点,在2018级试行学分制、学分替换制,先试先行,逐步向全校推广。本年度试点建设12门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及实践教学“金课”,重点建设并推广1-3门线上和虚拟仿真“金课”。本年度完成《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等四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已立项建设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要上线运行。本年度完成两门省级立体化教材建设任务,再遴选认定十门校级立体化教材建设项目,力争建设1-2门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工科专业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和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树立高校教师良好职业形象。加大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措施,招录一批博士、硕士,聘请一批兼职学术类教授和一批兼职技术型专家。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选拔不少于50名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素质提升计划培训。组织开展说课、听课、评课、集体研讨、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共同切磋教学技艺,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持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不少于50名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在企业中寻找课题,参加企业的技术研发,掌握企业一线技术,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和结构。加强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扩大兼职教师比例,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实践课教学的比例不少于30%。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3-5个大师工作室、10个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的选拔和教学团队评选工作,培育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技能大师。
(六)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
打造1-3个高水平专业实训基地,力争建设一个校企深度合作,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七)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提质升级
孵化1-3个校企深度合作专业,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对现有的校企合作专业进行评估和分级,选择1-3个试点专业进行孵化,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实现校企合作的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转变。
(八)做好培育孵化工作,着力实现师生技能竞赛新突破
本年度出台《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测试及技能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修订《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素养。上半年开展校级教学能力比赛,做好培育孵化工作,力争在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等重要师生技能竞赛中的获奖层次、范围有新突破。
(九)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本年度力争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教务系统、学工系统、招生系统、财务系统的数据三统一,强力推行钉钉办公系统的全面运行,初步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全面推行信息化教学进课堂,继续推广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充分利用爱课程、超星、智慧树、腾讯网等慕课平台,进一步提升专任教师尤其是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重点建设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立项的4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引入8门网络思政类和通识类课程,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
(十)加大与河大合作力度,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本年度力争增加1-2个共建专业,扩大培养规模。重点打造现有本科专业品牌,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结合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课程建设,着重抓好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四、时间安排
“教学质量年”活动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启动(2019年3月—2019年4月)
1.学校制定“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启动大会,公布活动实施方案,进行“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工作部署,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2.认真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校师生员工认识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了解“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主要内容,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
3.各教学单位根据活动方案,结合本学院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反馈意见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制定本单位落实“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的具体工作方案,于3月31日前提交学校教务处。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2019年4月—2019年11月)
各教学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认真有序开展每一项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2019年12月)
各教学单位认真总结本单位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巩固活动成果、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于12月13日前将落实“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总结报告提交教务处。学校组织专家深入各教学单位检查调研“教学质量提升年”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完成情况,并听取相关建议和意见。
学校组织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暨“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总结大会,向全校通报各项活动实施情况,对活动中先进的案例进行表彰宣传,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给予及时反馈并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各教学单位为“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责任主体,各教学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订工作计划,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落实。
学校成立“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成员为校领导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组 长:陈景涛 刘东波
副组长:郭庆杰 仝 瑞 侯秀安 丁翠玲
郑兆顺 褚衍席 韩兵昶
成 员:张 军 王庆武 刘朝谦 秦泽玺 季景玉
刘 炜 牛 震 李玉林 王原璞 李乃岭
郭胜利 赵玉堂 张仲林 李 峰 刘 旭
张文婷 杨世宇 孙玉枝 刘 筠 崔旭光
唐爱平 张同怀 宋风忠 魏汉武 谭冬寒
李利珍 朱学文 付子顺 李中华 薛栓柱
周力雁 骆朝勋 王宗亚 何 华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牛震兼任办公室主任。“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活动的计划安排和检查落实。
(二)统一思想,营造氛围
各教学单位要充分认识教学质量对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按照学校总体安排落实好“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各项工作,全力营造“全员参与、全员推进、全员落实”的良好氛围,真正使“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专题活动取得实效,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结合实际,务求实效
各教学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要求出发,把“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与树立优良学风、教风、校风结合起来,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学校转型发展结合起来,与教学专业评估、审核评估等“迎评促建”工作结合起来,认真检查本单位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边检查、边整改、边建设、边提高。
学校把“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教学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教学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确保活动实效。
附件: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教学质量提升年”台账
2019年3月8日
附 件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教学质量提升年”台账
序号 |
内 容 |
责任领导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1 |
做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收官工作,强力推进省级优质校建设任务 |
特色专业建设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郑兆顺 |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应用化工技术 |
仝 瑞 |
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建筑工程技术 |
褚衍席 |
建筑工程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刘东波 |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会计 |
侯秀安 |
经济管理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一流教学团队建设 |
仝 瑞 |
教师发展中心、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建设 |
教师技术服务 |
郑兆顺 |
科研处 |
2019年12月31日 |
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公共实训平台 |
丁翠玲 |
就业与合作办公室 |
2019年12月31日 |
技能大师工作室 |
仝 瑞 |
教师发展中心 |
2019年12月31日 |
企业职工培训和社区教育 |
仝 瑞 |
成教处 |
2019年12月31日 |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设 |
郑兆顺 |
教务处、实训中心 |
2019年12月31日 |
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 |
丁翠玲 |
就业与合作办公室 |
2019年12月31日 |
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建设 |
刘东波、韩兵昶 |
院属各单位 |
2019年12月31日 |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
郭庆杰 |
宣传部、团委、学生处 |
2019年12月31日 |
学风建设 |
侯秀安 |
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基础设施提升建设 |
褚衍席 |
后勤处 |
2019年12月31日 |
2 |
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
刘东波、韩兵昶 |
院属各单位 |
2019年12月31日 |
3 |
实施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做好品牌与特色专业(群)规划建设 |
郑兆顺 |
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4 |
落实国家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
郑兆顺 |
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5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
仝 瑞 |
教师发展中心、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6 |
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 |
郑兆顺 |
实训中心、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7 |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提质升级 |
丁翠玲 |
校企合作办公室、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8 |
做好培育孵化工作,着力实现师生技能竞赛新突破 |
郑兆顺 |
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9 |
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
郑兆顺 |
教务处、实训中心、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10 |
加大与河大合作力度,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
郑兆顺 |
本科教学部、各二级学院 |
2019年12月31日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 2019年3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