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教研活动>>正文

学习无止境 永远在路上——人文学院教师赴濮阳日报社实践锻炼活动

发布时间:2020-08-10 编辑: 点击:[]

遵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为开阔视野,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建设,人文学院部分教师利用暑假赴濮阳日报社参加实践锻炼,得到了日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期间,在记者部主任段利梅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到重点企业、行政事业进行实地采访,收获颇丰。

第一站:万泉化工有限公司

7月17日,我们随段利梅驱车来到了万泉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该公司负责人任正义接待了我们。

据任总介绍,濮阳开发区的万泉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胶粘剂的企业。采访中,任总介绍了他的创业历程,任总是原濮阳溶剂厂的职工,在溶剂厂濒临倒闭、生活无依的情况下,他科技创新,研发出“独树一帜”的“濮阳造”胶粘剂。

这种聚氨酯胶粘产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家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能与钢铁架构紧贴在一起,严丝合缝,就依靠高性能的聚氨酯粘接胶;家庭装修中,浴池、洗脸池、抽水马桶等与地面或墙面接触的地方,也会用到它们。除了这些,高铁风挡玻璃、机场跑道、船舶维修、精密仪器封装等领域,都离不开聚氨酯胶粘产品。

“一家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和核心产品。我们现在与有关高校、研究所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拥有研发人员10名,其中博士生2名、研究生5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任正义表示,“在创业的过程中,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有担当,有爱心,在公司的员工中有6名残疾人,自己致富了也要多帮助他人。”提起未来的发展,任正义信心满怀。

此次采访结束之后,由人文学院常彦老师和赵冰心老师参与编辑的新闻稿刊登在了7月20日的濮阳日报的头版,题目为《独树一帜的濮阳造粘胶剂》。

第二站:濮阳县招商投资促进局

7月20日,我们随报社李世秀记者驱车几十里路来到了濮阳县招商投资促进局,对我市与美国通用电气合作项目的情况进行了采访,招商投资促进局的贺慧娟副局长接待了我们。

贺慧娟给我们介绍了美国通用电气落户濮阳县的始末。她说,经国内权威机构测算,濮阳县区域是低风速风力资源最好的区域。并且濮阳县有优越的营商环境、巨大的发展潜力,加之全县自上而下的敬业精神、服务态度,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风电发展的机遇,加大风电项目开发力度,与华能集团合作建设了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平原风电场——濮阳县风电场,在与华能集团开展合作洽谈过程中,获得了华能集团的高度认可。该集团积极引荐美国通用电气。

特别对磋商合作细节方面,贺慧娟介绍到,期间,双方共进行了15轮次的洽谈。为推进项目签约,市委书记宋殿宇、市长杨青玖多次与通用电气公司高管会谈;濮阳县全程跟进,县委书记、县长多次赴上海通用电气公司拜访对接;双方具体对接人员通过面对面对接,疫情期间视频电话会、电话、短信、微信等,逐字逐句细化框架协议。“有时候一谈就是一整天,连吃饭都是在谈判桌上解决。”濮阳县多位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说,“有几次感觉谈不下去了,但双方还是从大局出发,最后坚持了下来。”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2019年3月21日,双方正式签署项目投资协议。与之相伴的是,我市的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也从无到有,正在向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前进。

此次采访结束之后,由人文学院常彦老师和杜娟老师参与编辑的新闻稿刊登在了8月6日的濮阳日报的头版,题目为《捕“风”记——美国通用电气落户濮阳县始末》。

除此之外,我们还参加了市里一些重要领导和重要活动的采访,通过这些采访活动,使我们了解了各行各业的人和事,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脚力、脑力、眼力和笔力。特别是在教学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如,任总的科技创新精神,爱心与担当的情怀;濮阳市、县领导的敬业与坚持的品质;报社记者为获得第一手资料跑单位,下工地,进厂房等不怕吃苦的拼劲,这些素材,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提高写作水平时都是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可见,学习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上一条:人文学院赴教育局实践锻炼教师开展网络视频学习交流活动 下一条:人文学院教师赴市教育局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