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艺术学院举办琵琶古筝专场音乐会

发布日期:2019-05-06  来源:   点击量:

4月28日下午5时,浪漫唯美的“王慧慧、王子谦弹·拨琵琶古筝专场音乐会”在艺术学院音乐厅隆重举办。艺术学院院长魏汉武、党总支书记盛从航,濮阳市音乐家协会的各位音乐家,濮阳市广播电台的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共200余人观看了本次演出。艺术学院院长魏汉武致辞。

音乐会在王慧慧老师带来的协奏曲《祝福》中拉开了帷幕。该曲是我国著名现代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根据鲁迅的小说《祝福》创作而成,写于20世纪20年代。琵琶协奏曲《祝福》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向听众叙述祥林嫂悲惨的经历,在技术与技巧上要求很高,通过琵琶的特殊音色和技巧展现那时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形态,让听众更能感同身受。

第二首由王子谦老师弹奏的《晓雾》。晓雾是王中山先生于2006年创作的一首现代古筝独奏曲,这首乐曲以独特的构思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成为古筝现在作品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演奏者的青睐,作品已温婉而富有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小雾,什刹海如烟事物色、马路上奔波忙碌的身影、雾里传来的京腔。

本场音乐会特邀嘉宾濮阳市音乐家协会王悠扬老师、艺术学院竹笛老师罗琦与王慧慧、王子谦老师一起合奏《月儿高》,月儿高是一首著名的中国古代琵琶传统大套文曲,相传为唐玄宗所作,其产生背景与《霓裳羽衣曲》酷似。现存最早谱本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手抄本《高和江东》中的一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和古筝曲,是器乐艺术中描写月亮的极品之作。

第四首作品为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作于1985年的琵琶曲《秦俑》,是其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的感怀之作,是其作品的“人生篇”系列。该文章从曲体结构、节奏节拍、音色变化三个角度分析该乐曲的音乐特征。

第五首《闹元宵》是河南曹派的古筝独奏曲,1956年一代宗师曹东扶所做。那一年的元宵佳节,曹东扶先生置身于河南南阳人民欢庆节日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气氛之中,内心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遂创作了这一传世名曲《闹元宵》。该曲融汇了河南的豫剧、越调、曲剧等地方戏曲素材,并使用单指弹弦来模拟打锣声,以粗犷、奔放的旋律模仿唢呐吹奏,将元宵节的喧闹、喜庆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六首龟兹乐舞发源于我国古代西域,经过历史不断地积累,朝代的更迭变化,促进了中原乐器的改革。时至今日,内地民间使用的很多乐器,如管子、琵琶、腰鼓、横笛等都有龟兹乐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龟兹乐以热烈激昂著称,所谓“铿锵镗镗,洪心骇耳。”这首《龟兹舞曲》更是其中的代表。该曲具有浓郁的西域地方音乐特点,琵琶作用较多的拉弦,大幅度的吟揉,以及右手的力度变化,似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商贾队中,一琵琶高手,端坐在骆驼背上,悠然自得在演奏着……王慧慧的演奏生动,仿佛把我们带入到了那个画面。

第七首《望晴川》是王中山与作曲家景建树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这首具有陕西风格的古筝作品,乐曲根据陕西同州梆子创作而成,音调悲惨而又深情,乐曲急促奔放极富戏剧性,顿挫与起伏之间表现了思绪重重、满怀乡情与亲情的心情。

音乐会在合奏曲目《彝族舞曲》落幕。王惠然1965年创作,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伴随着《彝族舞曲》,音乐会圆满结束。

资料下载

版权所有: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西路249号 豫ICP备16013445号-1 邮编:457000 联系电话(传真):0393-467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