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提高防范意识,预防校园诈骗

发布日期:2020-09-22  来源:   点击量:

  在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社会,网络诈骗已经成为我们在新闻中经常看见的事情,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令我们防不胜防。作为缺乏社会经验、防范意识不足的大学生,更是网络诈骗分子瞄准的最多群体。为了创造安全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同学们的防范意识势在必行。

诈骗千千万,手段各不同,以下几种是我们常见的典型诈骗案例。

1兼职刷信誉、刷单类诈骗

PS:骗子通过网站发布兼职信息,待与受害者取得联系后,骗子发出店铺网址的链接(多为钓鱼网站),要求其购买商品,受害人大量购买后,骗子就失踪;或以交纳保证金、保密费等理由进一步诈骗。

   我校某同学在网上报名“兼职打字员”的工作后,对方通过QQ与其取得联系。对方声称此份兼职必须要交纳保证金并说明保证金会现交现退,随后让该同学加入某群并要求其以红包的形式交钱。后对方以“进错群聊”为由要求其进入另外一个群交保证金,并以“退钱需要手续费”为借口先后骗取该同学2880元。该同学在发现对方QQ联系不上时,意识到被骗。

“先付后返全是坑,兼职刷单是诈骗。刷单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切不可参与!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一旦被骗,请及时报警。”

2、购物诈骗

PS: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或店铺,一旦受害人下单购买,便称系统故障,订单需要重新激活。随后,诱骗受害人填写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便被嫌疑人划走。

冒充领导、好友、亲戚诈骗

PS: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受害人领导或亲友的QQ 号,冒充QQ 号主人,以“ 患重病、出车祸”“ 急需用钱”“ 转生活费” 等理由向QQ 号主人的好友实施诈骗!

   2019年2月8日,我校某同学的一个微信好友发信息称某活动抽中他的微信,转9000返18888元,在看到对方转账图片后该生信以为真。对方要求扫描二维码通过微信转款,又通过支付宝二维码转款。后对方以微信和支付宝两个渠道转的款查不到为由,需要再转9000元然后两个一起返,其感觉被骗报警。共被骗9000元。

“遇到亲朋好友借钱,当面确认好身份是关键,借大量金额时最好找对方签订借条。”

冒充公检法诈骗

PS:以涉嫌“洗钱、银行卡透支”等幌子进行诈骗。骗子冒称公检法单位工作人员,群发信息或拨打电话,以涉嫌某罪并已立案为名义,恐吓受害人把存款打入“安全账户”并接受检查。

   2019年1月4日,我校某同学接到自称洛阳市社保局的电话,说该生办理的医保卡违法领取了16900元的赔偿金,而他本人并未办过医保卡,对方说有人盗用他的信息,并转到武汉市公安机关报案,武汉公安以调查资金为由让该生将银行卡的钱转给调查人员,称调查清楚便把钱返回。后来对方加该生QQ自称是王警官,该生通过手机银行按对方提供的账号转钱。对方说该生涉嫌犯罪,又让缴纳保证金1万元。该生怀疑被骗,共被骗19000元。

“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不要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拨打‘96110’反诈专线进行情况核实,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切断自己与外界的通讯。”

补贴及退款退税类诈骗

PS:骗子冒充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发放社保补助、购房购车退税补贴等为由让受害人在ATM机上操作,并引导受害人在英文界面操作,将受害人卡内钱转走。

2013年4月22日14时,张某接到一个女子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上半年社保基金在国税局里,让其去领取,并要其联系电话。23日8时许,张某拨打电话联系对方后被骗至农业银行,按照对方要求汇给对方1200元人民币,后发现被骗。

“遇到此类电话时要做到‘不理睬、不相信、不汇款’,特别要提醒的是,有银行卡号直接就可以汇款,并不需要当事人持银行卡到ATM机上进行操作。”

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发生多起电信诈骗案件,学校对此类情况的发生高度重视。对于诈骗案件在校不断发生的情况,我们在深表同情与愤怒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在这里,小声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防范虚假信息诈骗的秘籍。

五不:

不贪心——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不轻信——不要轻易相信手机上接收的陌生短信,陌生来电

不透漏——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不惊慌——收到恐吓、威胁、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失措

不转账——无论何时不要向陌生人,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两要:

要及时核实

接到陌生电话、短信、网址时,要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家人、朋友、相关部门单位的人员及正规网址和电话进行核实

要及时报警

一旦被骗要立即拨打110报警

   提高自我防诈骗意识,可以说是步入大学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保护好自我,增强安全警惕性。才能在大学成就更精彩的人生!

资料下载

版权所有: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西路249号 豫ICP备16013445号-1 邮编:457000 联系电话(传真):0393-467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