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水学工对获得“第十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的辅导员葛娅婷进行了专访,今天,一起来回顾她的成长之路。

我今年34岁,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任专职辅导员及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职务,目前带了8个班,跨越两个年级,共361名学生。今年是我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第8年,这几年是我提升格局站位、开阔眼界视野的几年,是我吸收知识经验、提升能力素养的几年,更是我结识良师益友、收获累累硕果的几年。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交流的工作经历和感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片初心,两重角色,三个关键”
我出生在教育世家,一家三代人,与共和国的教育同向同行。上到1936年出生的姥爷,1964年出生的父母,再到今天站在大家面前1989年的我。8年的辅导员生涯让我体会到了这个岗位的崇高和不易,我深感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更愿意拿好接力棒传承这份“初心”,守护好这个“使命”,做一名学生喜爱的、热爱的、愿意围着你转的辅导员。
我是从业8年的专职辅导员,也是5岁小朋友的超人妈妈。当这两种身份相遇,我的生命变得柔软而温暖。想一心工作又想好好带娃,谈何容易。我的爱人是一名外科医生,是三天一个夜班,是24小时围着病人转,是长年累月冲锋在一线的战士。有一次,女儿肺炎发烧,恰巧学生急性肠胃炎,于是左手牵着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右手扶着病床上躺着的学生。多少次,在校园里,在操场上,老师陪着学生,学生陪着女儿,朝朝暮暮,日出日落,温柔了岁月。一声“老师”,让教师多了一份责任;一声“妈妈”,让教师多了一份伟大!我还担任思政课,心理课,就业课等课程,力争让大学生思政教育更有温度、亮度和高度。并考取了“创新创业导师”证,连续五年荣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优秀指导老师、连续六年荣获校级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
一是班级管理讲“细心”
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守纪律”、“守规矩”的意识,每天落实“好习惯”养成教育执行情况。比如:为了大三的专升本和就业做准备,我要求学生,每天早读提前入班,十分钟大声背诵专业知识,十分钟背诵英文单词,周日晚自习技能课训练。我以校为家,与学生同进食堂,同出宿舍,与她们谈天谈地,成为了她们在学校里最亲近的人,对此我成立了婷姐信箱,婷姐24小时热线,想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救学生之所急。


二是心理辅导要“耐心”
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一周内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定好闹钟在每个学生生日的时候自费送一份小礼物,时刻关注班里每个特殊群体的学生家庭、自身状况、困难问题等。我曾把轻生的学生从天台拉回,陪着重度抑郁孤儿学生一起淋雨躺在操场上,也自掏腰包帮助贫困学生购置生活用品,过年过节包饺子给他们吃,爱是温暖流动的,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就是无限的爱和陪伴。
多组织活动、参与活动。充分利用每个节假日,每个网络新词,每个时事热点话题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情人节开展“我的大学不孤单”;母亲节开展“听我说,谢谢你”;开学季组织开展辩论赛“大学该不该谈恋爱”“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等活动。
多深入思考、总结反思。如何能让学生舒心,自己安心,领导省心、家长放心。8年我累计了10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和日志,发表了83篇相关课题论文,工作有制度,但师生情有温度,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做一个有情怀的辅导员。
三是宿舍管理保“恒心”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我主动请缨担任卫风书院宿舍专办员,常态化安全教育,坚守安全底线,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经常出入各个宿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辅导员与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用心组织各项寝室文化节活动。
时光任冉,回想这几年披星戴月、废寝忘食而又快乐难忘的日子,正因为在学工这个大家庭里,有了领导们的关心指导,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学生们的喜爱鼓励,让我感到了温暖和充实,增添了信心和底气,才能不断面对风霜雨雪、荆棘密布的挑战。
今后工作生活中中,我会时刻秉承“123”工作方法,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用心用情,尽职尽责,努力做好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与学生们相伴相守,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