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已至,新春将临
壬寅落幕,癸卯奔来
回首岁月,时光可亲
展望未来,万物盎然
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和”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
但无论哪天,都浸润着人们喜迎新年的心情,念起小年这两个字便觉得喜气洋洋、暖意融融。接下来由濮水君带领大家看看小年有哪些习俗吧!
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扫房子”是指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贴春联等。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花馍,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哨。
饺子,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事实上,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吃饺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冬将尽,
春可期,
人间逢小年,所求皆如愿,
愿你多喜乐,长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