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宿舍中心信箱 
当前位置: 首 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又发烧了”“这次咳嗽厉害”……近期这种病例大增,医生提醒
2023-05-16 16:53  
“又发热了”

“这次是咳嗽厉害”
“跟拉风箱一样,又有点像哮喘”
……

最近
不少家长被一种病毒“吓”到
它就是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在社交媒体上
很多家长分享了
孩子近期感染RSV的过程
感叹病毒来势汹汹
甚至比新冠、甲流可怕

486BB


记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及新华医院了解到
RSV儿童感染病例近期非常普遍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感染科主任曹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收治的感染RSV的患儿比例
已经超过新冠和流感
其中一半出现喘息症状

8E5A


5EC3
346C

不过,相关专家表示

RSV属于自限性的疾病

一般对症处理即可

不必过于恐慌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什么?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为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的RNA病毒。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8天,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 临床表现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
RSV感染者 大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 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极少部分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在传播途径方面,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都可传播病毒,通常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接触传播,如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到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
  • 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


对于RSV感染后的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目前,RSV尚无获批可用于临床的抗病毒特效药,治疗主要是以缓解症状为目的。儿童感染RSV导致细支气管炎的疗法,与其他病原体导致细支气管炎的患儿相同,主要采取支持治疗以及必要时提供补液和呼吸支持。”

他进一步表示,在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中, 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可能对RSV引发的支气管高反应性有一定效果。 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感染RSV后的治疗方案也是因人而异,对于这些人群,可能有助于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向下呼吸道感染进展和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包括利巴韦林、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帕利佐单抗和/或糖皮质激素的单药或联合治疗等。
目前对于RSV的预防措施仍然有限。近日,美国FDA批准了葛兰素史克(GSK)研发的全球首个RVS疫苗,用于6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单次接种,但保护效力能够持续多久仍不确定。
GSK的RSV疫苗属于蛋白亚单位疫苗,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新发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徐建青教授对记者表示,此类疫苗针对其他疾病目前观察到的保护效力至少应该在10年以上。
“痘病毒最长时间观察超过30年,依然有保护;乙肝疫苗观察过10年,也依然有保护。”他对记者说,“大家普遍相信,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保护可能也不会少于10年,但现在仍然缺乏系统性的数据。”



为何反常季节爆发RSV感染?


RSV感染在全球呈广泛流行,受地理位置、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在我国,RSV感染好发于冬春季(约为11月至次年2月),以往一到冬季,RSV感染的患儿便逐渐增加,今年却从4月开始,RSV感染与日俱增,部分感染者病情持续时间较久。

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疫情期间自我保护有关,通过佩戴口罩、居家隔离及勤洗手消毒等措施,切断了RSV的传播途径,降低了RSV的感染率,同时因为接触病原的刺激减少,儿童对该病毒的免疫力也普遍降低,而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防控政策的转变,大众活动范围扩大,人员聚集,从而造成RSV的感染增加,导致反季流行。



RSV病毒、新冠与流感病毒
有何异同?


这三种病毒都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且传染性强的病毒,均会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症状,虽然他们有不少相似的症状,但也有一些区别。

EF8B




出现哪些症状
家长应及时送医?


RSV感染的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及发热,大多数病情较轻,予常规对症治疗后病情便可好转;若患儿出现 发热持续3天以上、咳嗽喘息明显,甚至有鼻翼煽动、呼吸急促、呻吟、呼吸时胸部凹陷,或有精神不好、烦躁不安、喂养困难或脱水等症状, 家长需及时送孩子就医。




对于易感人群的预防

要注意勤洗手

避免不洁净的手触摸眼、口、鼻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及时佩戴口罩

减少出入人员密集场所


关闭窗口

热点文章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办公楼裙楼一楼 | 豫ICP备16013445号-1
邮编:457000 | 联系电话(传真):03934676676| 招生咨询:0393-4677777 4677100  4677829 | 招生传真:0393-467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