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emo”了吗?
emo给不上网冲浪的朋友解释下,
跟“躺平”差不多,很丧很消极。
我emo了!
当你还觉得它只是一种“梗”时,
可能你错了!
长期自闭、消极、易怒……
也许不是情绪问题,
而是各种心理问题找上门来了~
大家可曾听过在大学生之间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它呢?那么接下来,将由濮水君为大家答疑解惑,请认真听讲。
环境适应问题
学习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恋爱问题
性格与情绪问题
深造与择业问题
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
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被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3、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大学生应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在自我调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4、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在各种课余活动中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
5、 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应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
濮水君提醒大家,不要过高要求自己,如果感到焦虑要善于转移注意力,把精力放在让自己觉得振奋的事情上,更合理地规划未来的生活。
1.经常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与朋友谈心聊天,或读些健康向上的书籍,以活跃自己的情绪和思维。
2.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提高睡眠质量。
3.有意穿着一些颜色明快的衣服,如红色、黄色和白色都是不错的选择。